3月13日下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吉林省)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党委书记、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刘多教授,副校长张德利教授出席会议。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监事长李晓亮、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利琴,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以及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长春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金中伟主持。

研讨会前,李晓亮一行参观考察了我校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探究科学馆。李晓亮对我校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校“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培训课程特色鲜明,创新性强。

刘多在致辞中指出,长春师范大学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并于2000年秋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综合理科师资培养。基地因专业而生。学校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始建于2007年。在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吉林省科协、教育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基地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学校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科技教育后备人才的孵化基地,是开展科普服务助力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前沿阵地,也是在“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平台。随后,刘多作为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向与会人员就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汇报。

张德利表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工作关乎国家的未来,长春师范大学作为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师范人才的培养,学校也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期待能够在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卓越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为吉林省和国家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李晓亮在讲话中指出,作为全国基地,要努力建成科技辅导员的研究中心、培训与实践中心、科学教育加法中心和科普研学中心。林利琴肯定了各基地的建设特色,希望各基地要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平台等方面优势,整合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力量,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实践,帮助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的青少年。穆晓东表示,吉林省科协将继续加大对优质基地的支持力度,依托三家基地完善的设施和教学资源共同开展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研究和培训工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努力打造成全国的标杆基地。



随后,吉林省科学技术馆馆长郝鹤、白城师范学院副校长张海龙、我校物理学院副院长马永双分别就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的建设概况、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汇报。



据悉,我校于2023年9月获批认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2023-2025年)”,此次认定工作由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组织实施。旨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充分发动社会科教资源,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地方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培训和实践资源,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63个单位获得认定。
(通讯员:科学技术协会 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