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在第34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伊通满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一行47人来到我校,与我校师生共同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聚力新征程”助残日研学活动。
来访师生参观了吉林省红领巾学院,大家重温少先队礼,学习少先队75年建队历史,以及我校的红色历史。在传媒学院虚拟演播室,师生们零距离体验虚拟三维场景合成视频的制作流程。参观结束后,两校师生共同观看了“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聚力新征程”文艺演出。


伊通满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阿曼表示:“今天的研学对于伊通特教孩子们来说意义深远、收获巨大,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县城,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开阔了眼界,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努力超越自己,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进一步激发他们追求进步和梦想的勇气。”
“此次研学活动是在连续六年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思政育人工作路径创新,研学活动以红色教育为主线,结合特殊儿童群体特点,通过红色历史再现、媒体技术体验、主题文艺演出等形式,强化了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践行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左宁说。
作为研学活动的志愿者,传媒学院2022级学生王贺说:“我们的支教不仅有研学活动,每一次的实践都非常有意义。让我感受到伊通满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简单、善良与美好,也坚定了我长期投身公益、服务社会的信念。”
据悉,传媒学院“青春之我”艺术启蒙支教志愿服务团自2018年至今,连续六年对伊通满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艺术启蒙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依托专业特色,通过声、色、光、影的视听艺术启蒙教育助力特殊儿童成长,通过镜头记录他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状况和融入社会过程,让社会更加关爱特殊儿童群体。志愿服务团参与支教的师生1000余人次,累计完成授课2000余学时,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


(通讯员:传媒学院 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