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社长汪志球一行就高句丽历史研究、中国史学科建设等工作到我校调研。校党委书记刘多出席会见,双方就加强社校合作,深化高句丽历史研究阐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行交流探讨。副校长陈爱梅陪同调研。

会见中,刘多代表学校党委对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多年以来给予长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刘多表示,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在新闻宣传、理论阐释、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刘多指出,多年来,我校以姜维公教授、郑春颖教授等一大批学者为代表的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高句丽渤海问题研究,经过多年的学术沉淀,在该领域的研究队伍规模、研究成果与学术成就、社会影响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高句丽历史文化研究,持续加强中国史学科建设,充分用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支撑吉林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成就。希望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充分发挥主流权威媒体优势,继续关注长师、宣传长师,助力我校高句丽历史研究在人才队伍、基地建设、日本民间侵华资料收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汪志球对长春师范大学在高句丽历史问题研究、清史满学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表示,长春师范大学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将认真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深度调研与采访,积极推动长春师范大学在高句丽历史问题宣传教育、研究阐释、正本清源进入新阶段。
座谈会上,陈爱梅围绕我校中国史学科建设,介绍了东北民族与边疆特博项目开展的高句丽渤海、清史满学、近代中朝日关系三大特色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情况。

与会人员就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大意义、突出问题、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宣传阐释等达成共识。
汪志球一行实地调研了东北民族陈列馆、清史满学资料馆、日本民间所藏侵华资料馆、中宣部舆情直报点工作室,与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在高句丽渤海文献中心,汪志球详细询问史料来源和学校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高句丽渤海研究院建设情况。




人民日报社吉林分社记者,学校党委宣传部、高句丽渤海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记者 郭琳)
初审:景洋 复审:郭琳 终审:钱立贤